当故宫”潮玩”漂洋过海遇上阿联酋学生:这场文化碰撞太酷啦!

2025年5月26日至27日,中国驻阿联酋使馆、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故宫博物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合作,举办“漂洋过海的遇见——故宫里的文明交流故事”工作坊活动,走进阿布扎比哈姆丹·本·扎耶德学校和亚斯学校,为两所学校的1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之旅,通过陶瓷与钟表历史与制作带领学生探索紫禁城中蕴藏的中外文化交流密码。

行销海外的青花瓷

“行销海外的青花瓷”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中国瓷器的历史与工艺,并亲手绘制属于自己的“外销瓷”。有的画的是蓝白搭配的青花,有的画的是憨态可掬的熊猫,来自哈姆丹学校11年级的玛利亚姆用中、阿、英三种语言,在花纹中写出了“我爱中国”的字样。另外一名学生巴莎耶尔·奥马尔执笔挥毫,一朵青莲在瓷盘中央盈盈绽放,莲瓣舒展间流转着钴蓝釉彩。突然,一条威风凛凛的蛟龙从莲叶间腾空跃出,龙须如闪电张扬,鳞片泛着蓝光,整幅画面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携着莲香飞出瓷盘。

钟表上的文化交流

“钟表上的文化交流”课程更热闹,学生们自己动手绘制表盘、镶嵌装饰、安装表针和电池,体验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乐趣。来自亚斯学校的奥马尔·艾哈迈德第一个完成了作品——表盘上,中阿两国国旗相依而立,秒针每走一圈就像在“击掌”。“这是友谊牌钟表!”他骄傲地向同伴展示。”快看我的仙鹤会报时!”蒂亚布·加里布同学也得意地展示他的杰作。他笔下的青花仙鹤羽翼层叠舒展,鹤颈优雅延伸,最绝的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随着指针转动,仙鹤仿佛在对你眨眼睛,活脱脱一个藏在表盘里的小精灵!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有人把表盘设计成足球场,有人用画笔画出“中国龙”,教室里不时爆发出“我的钟表最好看”的欢呼声。课程结束后,驻阿联酋使馆公使赵亮和阿联酋中文教育“百校项目”负责人法蒂玛·巴斯塔基向每一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向他们送上美好祝福。

此次课程由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阚红敏与馆员林德祺主讲,采用中、英文授课结合动手体验,寓教于乐。在距离中国万里之外的阿联酋,故宫的文明光辉通过这些融汇中外交流元素的精妙课程,悄然点燃阿联酋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热爱。